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

四分子尾山

四分子尾山-新北旅遊景點|汐止區

海拔641公尺四分子尾山也稱茄苳腳山,由大尖山山頂往東南續走,便可通往四分子尾山,連走四分子尾山的登山線算是山友們的熱門路線之一,沿途路徑寬敞明朗,途中還會遇到往天道院及茄苳古道的叉路,但不用怕會誤入,因為都有詳細指標在路旁。

【bluezz精選文章】

【pink精選文章】

【其他文章】

Bluezz粉絲團

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

新北市淡蘭古道

淡蘭古道-新北旅遊景點|石碇區

淡蘭古道的開闢史,可遠溯自清朝嘉慶年間,指由淡水,經基隆、瑞芳、三貂嶺,進平溪、雙溪,然後到宜蘭的古道,古道之名即取義於此,是當年來往臺北、宜蘭間最重要的一條道路。當時臺灣總兵劉明燈曾經在三貂嶺的岩壁上題詞成碑,史稱[金字碑],聯繫瑞芳猴硐與雙溪區間的淡蘭古道也因此又稱為金字碑古道。旅客可搭前往北迴線、平溪線的電聯車於猴硐站下車,步行至猴硐國小旁,即可接上古道入口,並翻越山嶺至牡丹火車站。古道路線是由臺北的艋舺經古亭村,經過觀音嶺腳至深坑街,在經楓子林出口石碇街,穿越烏塗崛嶺,涉灣潭渡經鶯仔瀨、石槽坑、四堵寮到達金面頭分水崙下領,經由礁溪街入噶瑪蘭城。此為文獻中對淡蘭古道石碇段的記載。清嘉慶年間,由於經歷了朱一貴及林爽文事件,並且為了實施屯番制度,因此對北三貂防務相當重視,在北台山區先後修築了許多山道,所以古道的基本意義也在防民亂番害的軍事意圖中漸漸展現。古道影響社會生活是藉由軍事防備而使得區域具安全性,也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安溪人使用此交通路線湧入北拳山山區開墾,因此古道的形成正是石碇等聚落得以成形的主要命脈。到了嘉慶末年,為了開闢農田種水稻,古道在此則轉換了另一種涵意,為了灌溉水稻,先民利用家鄉的農田水利技術在此地開墾新的生命,由於楓子林之山中水澗水源不足以種植水稻,因此必須取自景美溪水源,所以就沿著舊時古道而開挖出長達三公里的水圳,此時的古道不但具備生活空間的連結角色,更是生活經濟來源的重要關鍵。同治年間,樟腦與茶的出口貿易才剛開始,同時也影響台灣本身的經濟結構與社會結構,以楓子林、石碇兩地來說,社會經濟不再是以種植水稻為主,取而代之的是茶葉與樟腦,生產茶葉須要有人從事採茶、製茶、茶師及包裝,生產樟腦也一樣。因此,古道便成為運送此類經濟作物的主要交通幹線,通行的大多是挑夫和商旅。

【bluezz精選文章】

【pink精選文章】

【其他文章】

Bluezz粉絲團

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

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

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-新北旅遊景點|淡水區

「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」約創建於前清時代,位於崎仔頂祖師公崎下,風水傳說此為滬尾街龍脈之首,也就是馬蹄穴之所在,是風水地理絕佳之地。已有百年歷史,依然保存完整傳統三合院的形式規制,也是淡水老街區唯一保留下來的前清時代之院落建築,為滬尾街時代一頁商業繁榮之史之最佳見證,非常具有歷史價值。

【bluezz精選文章】

【pink精選文章】

【其他文章】

Bluezz粉絲團

2014年7月2日 星期三

新北市武聖廟

武聖廟-新北旅遊景點|新莊區

根據記載,武聖廟是在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由貢生胡焯猷所建,咸豐三年(1853年)新莊發生漳、泉械鬥事件時被焚毀,後於同治七年(1868年)擴大修建,今則列為國家三級古蹟。
正殿奉祀關聖帝君,左陪祀關平太子,右陪祀周倉將軍。武聖廟大門平常不開放,只在農曆正月一日至三日、正月十一日至十五日、六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開啟。在每年元宵節前後,廟前都會舉辦"擲炮臺"活動,借以顯示民生安樂。
武聖廟的建築與其他廟宇最大不同處是大門不畫門神,原因是關聖帝君本身就是武藝高超之人,所以不須門神來保護,但大門上卻佈置有 108顆門釘,門釘原本功用是遮掩門板上的釘頭,現多做為妝飾用。108為九的倍數,九是最大的吉數,此種裝置是遵循古制的門扇作法。

【bluezz精選文章】

【pink精選文章】

【其他文章】

Bluezz粉絲團